圖片來源:博客來

《物聯網革命》出版於 2015,內容可概括為:

人類應為了蔚藍而清淨的地球,我們要從集中生產轉為分散生產,建設最高效率的能源網、物流網、 交換網(internet),消滅掉低效率的生產勞動力,所有的交易中間人,產銷合一,並以開放共創共享的精神,增加物資,能源的利用效率,盡可能減少消耗地球資源的行為,從重視擁有權轉變為重視取用權,對抗資本主義的財產私有化,增加更多的共有資源讓更多人取用,追求全體生態圈的最高福祉,永續生存。

原文書名的中譯應該是「零邊際成本社會」。這本書要談的不僅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還有「協作分享」(Collaborative Commons)和「式微的資本主義」(Eclipse of Capitalism)。在我看來,作者更強調的是後兩者。

這本書指出 1990 出版的《共有資源管理》一書提到共有資源可以讓取用者進行群體自決管理(羞恥之心機制),以此辯駁公地的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提到到的搭便車心態。但書中沒提到的是,公地的悲劇有兩篇。

通常人們提到的是美國生態學家哈丁(Garrett J. Hardin, 1915-2003)發表於 1968 的文章, 一篇發表於 1993,出處我目前找不到,但記得網上有這兩篇的簡體中文翻譯。 1993 年這 篇我覺得最有趣的是這段。

教派信徒殖民區似乎真的是沒有管理的公地。但外表是騙人的。這類型的自決單位的人數極為重要。當殖民區人數接近150,個別教徒開始「未盡所能,多取所需。」哈特教派信徒社區的經濟顯示:少於150人,分配制度可以由「羞恥之心」管理;多於這個約數,「羞恥之心」效力減弱。

有些人可能好奇這 150 字怎麼來的呢? 150 字又被稱為鄧巴數(英語:Dunbar's number),也稱 150 定律,指能與某個人維持緊密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人數上限,由英國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於 1996 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新皮質處理的能力決定了能與某個人維持緊密人際關係的人數上限。

閱讀的時間是 2015 。

當時,一些人看到了 Web 技術物聯網的可能性。 Web Of The Thing 這時正在倡議成立,意圖透過開放標準解決物聯網碎片化的資料串接問題。然而 Web Of The Thing計畫並沒有得到太多注意,物聯網這賽道的技術焦點漸漸轉移到區塊鏈身上。

這是我認識的第二個 Web3 (2015)。第一個是網際網路的發明人,提姆.柏內茲.李( Tim Berners-Lee )於 1998 年提議的語意網。第三個 Web3 (2022)則是現在各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 DApp 跟基礎建設,如 ArweaveIPFS 了。後面這個 Web3,偉大的 Lee 爵士相當不滿意,所以又搞了一個專案叫做 Solid,打造他理想的 Web3。

我雖然有受邀參與 Web Of The Thing 計畫,加入了些討論,但最後沒有參與,聊物聯網這一題,我還是些微心虛。真正離物聯網比較近的案子,是Furbo 的寵物攝影機,剩餘的都是與友人閒聊時的概念。像是讓嵌入式裝置開發,應該跟 Web 產業學習,導入 CI/CD ,透過網路進行即時更新。如今普遍被人接受的 Tesla OTA,便是一種應用情境。Tesla OTA 讓車輛可透過 Wi-Fi 定期接收空中下載 (OTA) 軟體更新,以新增功能以及完善現有功能。

透過 Wi-FI 更新,在 2015 年還是一個被強力反對的想法。當時,我建立了一個 Polis 問卷,發布到我朋友圈,徵詢以半導體、OEM 業界相關人士的意見。獲得最多人同意的是「嵌入式裝置追求穩定,不可頻繁更新」。對比現在,只能感嘆世界變化之快。

2019 年 8月,亞馬遜地區大火產生的濃煙,遮蔽巴西大城聖保羅市(São Paulo)的陽光,引起國際的關注。可持續發展治理(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vernance, 縮寫 SDG) 這個詞彙,便開始在朋友間熱議,接連提案使用技術解決環境治理問題。這個 SDG 跟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大概有點關係。

這年某日,接到張芳睿來電。她結束行政院公共數位空間 - PDIS 的專案顧問職務後,便赴英於 Dark Matter Lab任職,把臺灣的多元民主經驗,傳播到更大的舞台。其中一個是聯合國在某東歐國家計畫。

她的想法是用區塊鏈解決該國礦產開墾環評許可收賄問題,方式是讓機器自組織(self-governance)。 換言之就是某些國家每個環節都會有人員收賄,或是人手不足問題,所以想讓環境感測器(environment sensor )直接跟環評許可(permit approval )合在一起。 當年這議題頗熱絡,關鍵字是 「M2M Governance & economy 」,現在找找應該還是不少文章討論。

我看了當時聊天記錄,有幾篇文章的概念,還是很值得分享。第一篇是 Rodolfo B. 在 2019 年寫的 Using Blockchain to Manage Permits & Licences - A Technology Primer。他倡議在許可鏈生態系統中,每個運營網站都將將其文檔存儲在區塊鏈中——只有負責人或創建、維護和批准它的人才能看到。每個許可證和許可證的審批狀態將由相關部門在鏈上授予。同時,網路的其他成員將能夠檢查網站的整體審批狀態。

這篇的概念比較空泛,簡單來說,就是讓各種憑證,許可證上鍊。但上鍊後沒有公權力背書,又有何意義?用公權力背書後,又為何需要區塊鏈?第二篇是 David Dao 在 2018 年寫的〈去中化的可持續性〉。雖然是寫於 2018 年,但想法更為激進,討論了利用衛星圖像和航空器進行環境監測的方法,例如追踪森林砍伐和野生動物,並建議智能合約,扮演智能法官可以用來優化可持續的群體協調。這篇就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在科技「政策過程」中,納入討論。

比較近期的案例,當數 The Whale Carbon Plus 。該專案旨在確定大鯨魚的財務價值,並創建一個相關的金融市場,以碳信用額回報投資者。通過將藍鯨貨幣化並將所有權分配給投資者,這有助於恢復它們的數量。據官網所述,正開發一種基於遙感影像的方法,以量化鯨魚對碳固存和開放海洋生態系統韌性的貢獻,並對積極保護鯨魚的海洋利益相關者進行補償。

通個這三個案例的側寫,我們可以看出 M2M 經濟的想像空間。

如今是 2024 年。五年過去了,「萬物聯網」這個詞彙如今顯得沒那麼吸人眼球。書中描述的世界會否到來?我們繼續看下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