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書時,讀到一句「別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的悲哀」頗有感觸。 社會就像是一個壓鑄廠,無時無刻不在試圖將你澆灌成型,讓所有人樣子無分一二。

不管你愛或不愛,在恰如其分的年紀,你終究得扮演著別人希望你恰如其分扮演的角色。我們都是被一個更大的群體包圍著。

這幾年,不少朋友開始提到了原生家庭給與的痛苦,引發不少人共鳴,在社群媒體上熱議。不過,我覺得也不要讓你的悲哀,成為時代的悲哀。特別是那些協助研擬政策的幕僚或是意見領袖。將私領域對抗原生家庭的悲苦情緒帶進公領域,終究是不道德的。

社交軟體上所有惡毒的言論皆來自於自身境遇不順遂帶來的負面情感投射

這是某次飯局間聊到唐鳳擔任政務委員,連連引發爭議,遭控忘記入閣初衷時,我有感而發的一句話。然而這篇並不是要說唐鳳如何如何,基本上我還是很肯定唐鳳入閣後帶來的正面效應,瑕不掩瑜。若一味處於道德至高點指責,是對處於相同階級的自己利益不智的行為。

當意識到「人們只想看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後,如果吵贏沒有獎勵,就不要花時間與人在公共事務爭執,是件務實的事情。

於是在「數位空間(Cyber Space)」不小心爭執,區分對方是真心要理出個道理來,還是因屢受父母輩輕視,連帶恨上父母輩所成長背景建構的價值感,甚至連帶恨上與「華」字符號關聯上的一切,只為宣洩不滿情緒,對我來說便是一件重之又重的事情。

《未央歌》有一段說得很好。

大凡愛說閑話的人,用心的很少。…你要用慈悲不忍的心來可憐這些做事不經心的人, 又來為自己堅定勇氣。我們有責任改正這風氣,扶助正義感,也改正自己的過失。 因為過失是引導別人來謾罵的。

現如今議論時事,只有兩個準則,一為影響生命,二為影響投資標的,否則通常是懶得回,懶得應。說出你覺得是怎樣就怎樣,然後自己該做啥就做啥,顯然是在這網紅橫行,群魔亂舞時代中,吾輩維持平和心境的不二法則。

人用三年學說話,用一生學閉嘴。萬言萬當,不如一默。